欢迎来到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2020-11-25 13:20:00来源:中华网

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袁运录

在家庭,在职场,父母与子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发生一些摩擦和矛盾,有的甚至留下仇怨。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这就需要相互理解。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心里有情绪,就会居高临下发泄不满,就像黄河奔流而下,乃天经地义。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理应得到奖赏,而不是惩罚,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双方发生冲突,被管理者要么抑郁,要么叛逆或愤然离开。如果叛逆,毕竟处于弱势,故而会采取偷袭。如果含恨离开,会对其身心健康和以后的工作、生活都将构成威胁。

作为管理者,发生冲突后,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私心而感到郁闷。如果遭到对方的偷袭,要么包容,要么利用自己的优势摧枯拉朽一般给予对方毁灭性打击。

双方一明一暗,以暴制暴,如同君子对小人,必然两败俱伤。

读者一看我的笔名“恨若秋水”,就知道我曾经的仇恨有多强大。

下面我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我是如何化解心中对领悟无比的仇恨的。我的故事略带戏剧色彩,但过程客观真实。

2008年之前,我和所在单位主要领导的关系搞得很僵。当时我感到很大的压力,我认为这个压力是领导给我的。虽然我工作非常努力,但领导们却经常破口大骂。而那些不干事的同事没人骂,偏偏骂我一个干事的人。我想不通,认为领导故意刁难我。我工作那么卖力,为什么还骂我?我想不通!我不服!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一次在走廊上相遇,领导又冲我臭骂。士可杀不可辱,心中无比愤怒,我冲上去与他争论,甚至想与之同归于尽!

那时我的抑郁症正在活跃期,肝火旺盛,动不动就发气。太太一次次劝我不要动怒,说什么领导其实并没有为难我,只是关心和批评我。许多老领导和老同事也纷纷过来劝我,叫我不要和领导顶撞。但当时恨满胸膛,谁的话我都听不进,总是认为都是他们的错,我没问题,一心只想斗到底,直到自己趴在地上。

每次躁狂大面积发作后,都会诱发严重疾病,我不得不躺在医院接受治疗。

下面我讲述下我是如何化解心中无比的愤怒和抑郁并解开心结的。

心中的仇恨有多大,只要从对事物的敏感度就能知道。

2004年,我和陪太太到省城看病。我们正在八一大道与的士司机问价,突然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来了,我就告诉太太说,“仇人”的车来了!太太不以为然地说:在哪?一定是你神经过敏了,想多了。

过了大约七八秒钟,那辆车真的就来了,司机发现我,立即减速,但相视无语,随后开走了。

同样的事情以后发生过多次,而且每次都是准确无误。只要我在世纪广场和大街上,只要“仇人”在我身边几百米圈子里,我准能捕捉到他的气味和声音,以及他的汽车喇叭声,我太太也啧啧称奇。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那时朝思暮想,心里头总念着“仇人”,这使我极大强化了对“仇人”相关信号(比如说话声音、车的喇叭声、走路脚步声和他的外貌、他身边人等等刺激物)的敏感度。

怎么解释呢?因为我心里埋下了仇恨种子,这个种子,就像手机一样能接收外部信号。当仇恨在心里窝得太久时,就有超强引力。所有与仇恨相关的刺激物,都构成我诱发仇恨的信号,都能被我的仇恨种子接收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会对某些刺激物格外敏感了。

只要成为仇人,你就会发现经常遇见仇人。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一点不怪。两人没有什么交往,彼此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使擦肩而过也没有留下记忆或深刻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什么你经常碰到仇人?因为一旦有了仇恨,你心里装着他,对方心里也有你,彼此都敏感,自然就会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所以就会经常遇见,这就是冤家路窄的道理。

至于敏感到什么程度,一公里还是两公里,要看各人心里的仇恨的种子有多大。

我研究了多年的心理学,对心理创伤引起的疾病比较了解。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对神经质类症疗愈的感悟,应邀到各地开展公益讲座,帮助那些被精神困扰的人们,使他们挺立起来,重新回到了生活,赢回了做人的尊严,但我对自己的问题却一筹莫展,就像理发师面对自己的头发无从下手,外科医生面对自己的受伤的躯体无法施展高超的外科手术。

当我抚平了一个个痛苦抑郁的心灵,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我却无法抚慰自己内心的巨大痛苦。

没有人能解决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痛苦。尽管我创立了独特的心理疗法,但我却无法治好自己的伤痛;尽管我一直在帮别人清理心灵污垢,却自己无法清理自己的心灵污垢。仇恨的种子在我心中一天天成长和蔓延,仇恨也在肆无忌惮地折磨我的心灵,吞噬着我的身体,而我仍然一无所措。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看到真实的自己,正如没有人能看到自己脸上的污垢。除非有人帮你,做你的反光镜。而几个显易懂的佛学故事,阐明了人世间一个道理:任何伤害你的人一定有他的理由,正如老虎吃人没有错,老虎不吃人,难道吃草?正如八国联军为什么敢到中国烧杀抢掠?为什么别人会侵略我们?落后必然挨打。贫穷孱弱,崇洋媚外,一盘散沙,岂能不挨打!中华民族的苦难教训是深刻的。

要想自己不害怕,就要问心无愧。干了坏事,要想过得心安无愧,就要向被害者忏悔,对过往做出深刻反省,而不是在神灵面前忏悔。

心里背着深仇大恨,就像背着千斤重担,不把你压垮才奇怪!我被压垮了,谁最高兴,是父母高兴,还是所谓的仇人高兴?你不是要报仇,要雪恨吗?既然要报仇血恨,为什么要让亲者痛仇者快?

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深刻体悟到“打开一个心结,温暖一户家庭,和谐一片社会”的涵义,所以我它写进了书的封面。

我曾经告诉我的儿子:你一定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帮你父亲报仇啊!每天朝思暮想,就是想报仇血恨,想要表达心中无比的愤怒。

严重的心理问题必会引起躯体问题,这在我身上已经很明显。

我一次次躺在医院里呻吟。偶然听到有人传来一句话:有人看到你天天愁眉苦脸,看到你躺在医院里痛苦呻吟,心里乐开了花!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当我背着深仇大恨,每分每秒种都在唉声叹气,都在抱怨老天不公;当我孤单地躺在病床上,我的思维不停运转,分分秒秒都合不上眼;当我看着每天滚动播放的电视和单调的天花板,看到忙进忙出的白衣天使,我带着茫然和泪水,思维慢慢有了一点头绪。我在反思,就是因为我曾经有过深仇大恨,而我自己却化解不了。

我的病是怎样来的,并不是工作压力大,也不是我吃错了药,更不是我中了毒,而是我把自己送到医院来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思想或情绪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我不能在还没有报仇雪恨之前就先把自己报销掉了!不!我不能这样愚蠢。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全部道理。

然而,仅仅想通了不要报仇雪恨,但心里还是有恨。放下报仇仅仅只是为了保全自己,怕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仇未报,先把自己给报了。

一定要先打开心结,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我都试过了,我的痛苦依旧穿心,因为我仇恨还在,它照样会烧死我。

几个古代故事,唤醒了我沉睡的思维,它启发我尝试着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于是我采用逆向思维,站在“仇人”的角度想:人家为什么骂我,是不是一定有他的理由?

我若有所思,忽然想起来了,其实他不光只骂我一个人啊,还经常骂办公室主任,但主任却不觉得羞辱,总是风过雨过,一笑而过。而我却总是暴跳如雷,耿耿于怀。同样的痛骂,同样的人,为什么我们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只要你先放下,等你冷静后再返观,你就会看见真实客观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人在不冷静或异常冲动的时候,理性的眼睛就会被奔腾的情感所蒙蔽,看不清事情的真假。就像夫妻吵架,带着愤怒争吵,谁都争不过谁,只有等冷静下来,等双方释放了愤怒后,才能冷静下来,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一、解开第一个疙瘩

领导为何只骂我,而不骂别人?其实,领导不光骂了我,也骂了别人。但别人没事,我却满腹心事。同样的骂,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说明不同的人对待相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感知。同样挨骂,我的反应那么强烈,那么愤怒,那么难以释怀,而那位主任似乎却无动于衷?难道那位同志真以为:打是亲骂是爱,责之切爱之深?难道领导真的是为了培养人才骂人?想到这,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我”只去了一次网吧,爸爸就打我,而不打我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他们同样也上了网吧。我想不通,愤然离家出走,背着仇恨在外漂泊许多年。当我父亲去世后,我自己也生了小孩,我的孩子也去网吧,我也打了他,却没有打他的姐姐哥哥和弟弟妹妹。现在,被我打的孩子也含着眼泪离家出走了!

孩子离家前丢下几句话:我恨你!你不是我的亲爸爸!否则,你就不会只打我一个人,我肯定是你捡来的,不是你亲生的……孩子带着无比伤心,偷偷地离家出走了。

可是“我”是真爱他啊!我也是望子成龙才对他那样严厉啊!

因为我能看出,其他的孩子都不像读书的料,所以我就放弃了。只有这个孩子,是我最看好的。可是他却不能理解做父亲的良苦用心啊!难道这就是报应吗?这不就是二十几年前的我吗?我对我父亲不也说过同样的话吗?

突然“我”明白了:我父亲也是因为爱我,父亲之所以打我骂我,原来是看重我,格外爱我。父亲为什么不打我的兄弟姐妹,因为父亲认为他们不是读书的料,对他们都放弃了。突然我明白“养儿方知父母心”的谚语。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可当“我”年过半百,悔过自新的时候才回到离别已久的故乡,但父亲早已离开了人世。

父亲啊!我错了!我错得离谱,错得糊涂啊,父亲!我只有匍匐在父亲的坟头上痛哭哀嚎,后悔自责这么多年没有理解父亲的用苦良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的孩子无人疼,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子女。

可是父亲的坟上已经长满了野草,父亲临终含着恨,噙着泪水,不肯闭眼离开了“我”。

理解,宽容,一切都是看问题的角度,都是该死的思维障碍。假如当年“我”能站在父亲的角度去想,我就不会离家出走,就不会抱憾终生。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我是怎么放下仇恨的?那位经常也挨骂的办公室主任却得到重用,让我反省到自己思想和认知有问题。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二、解开第二个疙瘩

为什么领导会骂努力工作的我?我一直解不开这个疙瘩。现在有几个老师会骂学生?明明知道学生犯错也不敢骂。为什么?怕惹事啊。因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独生子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家长找上门,老师和学校情何以堪,真的伤不起啊!

如果老师真心对学生负责,就不怕有人说三道四。但现在的老师面临着两难: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和老师奉行多管一事不如少管一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了。

假如犯错的是老师儿子,肯定敢骂。因为在乎他,爱护他,关心他,想挽救他,当然也不怕得罪他。即使学生不理解,作为长辈,尽了力也无憾。

我突然明白:没有一个领导不希望自己的部下争气给力,没有一个领导会无故地意得罪手下的人。

任何人做事都有其道理,不管他出于什么样动机。哪怕认为领导无理取闹或者冤枉(当然原则问题除外)了我,也要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看。也许领导今天情绪不好?或者在外面受了气,拿我出气?领导这样骂我,是不是把我当成他家人,当成他最信任的人?就像我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也常常拿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发火出气吗?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想到这,我突然悟到:原来领导骂的都是会干事,而不会骂不干事的人。换句话说,越是和领导走得亲近的人,会干事的人,受信任的人,越会挨骂。相反,那些不会干事的人,领导都放弃了,故而懒得去骂。因为骂了也是白骂。要么炒起鱿鱼,要么装聋作哑不管。这似乎成了一条情绪发泄的规律,或者管理者的“通病”。

领导有错吗?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居高临下发泄心中不满情绪,就像滔滔黄河奔流而下,乃天经地义,何错之有?

站在被领导者(我)的角度,工作努力了,理应得到奖赏,而不是惩罚,所以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姑且不论谁对谁错,我们只从道义或客观角度去分析:

领导大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分析和处理问题,而被领导者只是站在自己和局部的角度去看问题:是不是自己吃亏了?是不是领导对我不公平?

领导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当然会赢得公众的支持,而我则站在自私的立场去顶撞,自然会受到众人的谴责,难怪同事们都看不起我。

悟到这,原来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是错把好人当坏人,错把领导当恶人,错把恩人当仇人!错怪了那些指责我和看不起我的同事们。羞愧之心油然升起!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三、解开第三个疙瘩

光想通了,但领导给我造成的伤害怎么办?是啊!我的伤痛谁买单?一个禅学故事让我一下变得宽容豁达。

一个国王带着几个卫士到野外打猎。看到一位修行的和尚坐在荒山闭目打坐。国王就问:和尚,你不怕我们把你当猎物射死了?和尚回答:如果你真要把我当猎物射死了,我不仅不会难过,反倒会感激你。国王不解的问:难道你不怕死?和尚说:你们此行不是来打猎的吗?如果我有幸成你们的猎物,就能挽救众生的性命,我何乐而不为?

国王又说:如果我把你的手臂砍下,你不痛?不会恨我?和尚说:如果真能死在你的刀下,我就还清了你的债,我就会功德圆满。所以我不但不恨你,反而感到殊胜。至于肉体上的痛,那是本能,我岂能幸免?

国王随即用刀把和尚的胳膊砍下。和尚痛得浑身抽搐,眼光里却露着慈悲和感激。见此情景,国王惊呆了,后退几步,随即扔下屠刀,带着随从一起跟着和尚上山修行。

虽然领导带给我的伤害能让我终身难忘,此生恐怕难以愈合,就像和尚被砍断的胳膊无法复原,但我心里没有恨,只有无边的爱。

过去的伤痛,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2008年当我从巨大的伤痛中走出来后,感觉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心胸变得豁达包容,举止变得从容得体,面相变得慈悲仁厚。更为神奇的是,自那以后,我对“仇人”再也不敏感,即使偶尔遇见心里再也不会翻腾,只有惭愧和感激。即便有人在我面前提起过去的难堪和我憎恨那个人,我也是心如止水,没有一丝涟漪,像是听别人的故事。我想真正地放下,莫过如此。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对心理创伤原理的研究和探索。

十多年来,我对人生也有了全新的领悟和解读。不管与谁相处,别人是你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即使别人没有等价回报你,那也是别人的问题,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将心比心,便是佛心。这是化解一切矛盾的最好的办法。

当你胜利时,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就很少有人再跟你计较。

当你失败时,也设身处地的替对方想想,你就会想开,不再耿耿于怀。

当你能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别人,你的心态就会像春天一样阳光灿烂,你的人缘也会好得超乎你的想象。

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作者简介:袁运录(笔名:恨若秋水)认知心理学专家,情感心理作家,公安民警,秋水理论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上饶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余干县关工委报告团讲师.1988年研究心理学,并创立秋水理论(又叫黄河理论)。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研究方向:口吃、社恐、强迫、抑郁、失眠等神经症和心理创伤。

代表著作:《情绪管理学》《口吃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

正在出版《强迫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孙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