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10-53360139
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全国专业人才数据库
010-53360139
工作时间:8:30~17:30
作者:袁运录
昨天上午去人民医院看望我的公安战友徐道泓。
他,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这几年我难得看到他,原来他一直在偏远的乡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一扎村就是三年。
由于工作忙碌,远在婺源的爸妈看不见他,刚上初中的儿子看不见他。
就连儿子过10岁生日,爸爸也是“姗姗来迟”。
他常说: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爸爸。
但正是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却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群众也视他为亲人。
为了工作,他经常饱一顿饿一顿;为了响应党的扶贫号召,为了帮助农民早日脱贫,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
由于长期熬夜,加上生活无规律,饮食不习惯,常常感到肠胃不适。但他却从不怜惜自己的身体。直到今年十月份,实在支撑不住,才被迫到医院检查,一查,竟然查出晚期肠癌!
这个不幸的消息,对一个家庭来说,简直惊天霹雷!
他的爱人在办公室突然放声痛哭,他的母亲听到噩耗后突然惊倒。
今年六月份,他的父亲因为摔倒,导致痴呆,需要照料。
正如他在朋友圈发文说:“惊闻老父摔倒入院,心神不宁,正值脱贫攻坚最关键时刻,进退两难。一入公安深似海,除了服从还是服从,这二日夜深人静的时候除了以泪洗面,就是祈祷。”
父亲尚在病榻上呻吟,他自己却又突然倒下了,真是祸不单行。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依然乐观地自我调侃笑着说:不要紧,这是生命的无常。
当我获悉徐道泓同志在上海接受了第一次化疗回家后,立即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因为我知道,此时病人最需要众人的关心和精神安慰。
昨天下午,当我决定写这篇文稿时,我给徐道泓本人打了一个电话,了解下他在农村挂职扶贫第一书记的一些事,他爽朗地说着。而在电话这边,我泪如泉涌,我哽咽着结束了我的“采访”。
他只有30多岁,正处在事业和人生的日中天,却轰然倒下了。
年过70的父母,只有他一个独子。万一他走了,病弱的父母怎么办?尚未成年的儿子怎么办?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人世间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个人,要想跳出相的束缚,就只有远离诸相。远离诸相的办法,不是远离红尘,不是与世隔绝,而是让心,从各种事物中,跳出来。始终保持一种身动心不动的境界。这样,就达到了“见如来”的资格。
昨天我去医院看望他之前,特意到超市精心选购了13个3种不同水果。
当我拎着水果走到病房时,看到他坐在床上打点滴,好像没什么大碍一样。
我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告诉徐道泓:这6个苹果代表平平安安,6个桔子代表吉祥如意;一个柿子代表你的一世;13个3种不同的水果,代表一生和生命。所以我不是来送水果,而是送来祝福,祝福我的战友徐道泓:一生一世,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我在心理干预中,主要说了四点:
一是,我把自己曾身患重病躺在医院的感受,还有自己患抑郁症如何走出来的经过讲给他听,与之共情。
二是,一切发生了的都是合理的,我们都要接受。
三是,思想上藐视疾病,行动上要重视疾病。
人体最大的敌人不是癌细胞,而是自己执迷不悟的错误思想。
也就是说,世上能摧毁你的不是别人,只有你自己!
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与病魔抗争。
创造生命奇迹,就靠你自己!
心态好,是好事,但不能大大咧咧,更不能把医生的嘱托不当一回事。
我说现在这么多么战友和从乡村纷纷赶来的群众,甚至包括医院的医师们都来看望你,这会给你带来爱心和力量,但你更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按时吃药,按时休息,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和对你的祝福。
三是,当你身体或心里感到难受时,千万不要克制!要学会发泄,情绪宜疏不宜堵。我的专著《情绪心理学》,有空多看看,对你战胜病魔有帮助。
临别时,我紧紧握着战友的手,再一次传递我心中的美好祝愿。
但愿萦绕在我心间的正能量,能及时传递到战友身上,与他并肩作战,一起抗魔。
最后借用《金刚经》一句话赠给我的三位身患重病的公安战友:“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必挂怀。未来的尚未到来,无法预知。即使是现在,如果你思想中充满各种心念,只会让自己增加烦恼。因此要想跳出烦恼,只有接纳当下,怀着一颗美好善良的心挺立着,好好地活着。
作者写于
2020年11月6日
编后记: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为公安战士徐道泓的事迹而深受感动!作为扶贫第一书记,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是一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舍小家顾大家而扎根基层的努力奋斗者!让我们痛心的是,积劳成疾的他不幸得了重症,让我们和袁运录专家一道深深祝福徐道泓同志,大爱无疆,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生命奇迹,祝愿徐道泓同志早日康复!
作者简介
袁运录(笔名:恨若秋水)
1964年出生,江西余干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上饶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余干县关工委报告团讲师.
1988年研究心理学,并创立秋水理论(又叫黄河理论).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
研究方向:口吃、社恐、强迫、抑郁、失眠等神经症和心理创伤.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管理学》.
正在出版《强迫原理与康复》.
责任编辑:孙东刚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002765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998号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承办单位:中国人才交流中心数据库
© 2019 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