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品质 ——与孙东刚老师共识

2020-10-13 09:32:00来源:中国心理人才网

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当前,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一种信号:想真正切实帮助到有心理问题的朋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尤其是现在各种社交网出现大量的年轻心理治疗专家,他们似乎都鼓足了勇气表达她们的自信。这也难怪,从她们公布的琳琅满目、气势磅礴的“导师介绍”,就足可令公众大跌眼镜。


近日,我与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心理专委会秘书长、心理学专家孙东刚老师通话两小时,谈及国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产业乱象丛生,达成共识。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空前繁荣,但人的心理却同时变得越糟糕了。很多人挖空心思追求功利,攀比奢侈之风愈演愈烈,狂妄、浮躁、贪婪、虚荣和好吃懒做风气蔓延。

人如果没有思想,就更没有理想,就缺乏爱心和恒心;没有信心,就更没有智慧,则会奉行娱乐至死,在行尸走肉和醉生梦死中苟延残喘。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品质,应该不是一门心理技术或实操,而是咨询师的综合文化底蕴和人生积累。心理咨询的技术只能解决某个方面的燃眉之急,但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心理咨询师如果不搞清心理咨询的方向,而仅仅围绕着咨询技巧,你可能永远打开不了来访者的心结,最多只能安慰下你的咨客。
建议心理学大咖们不要把精力都用在培训和创收上面,自己也多多学习社会和人生学知识,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切莫照搬书本知识,更不要盲目抄袭外国人的技术。这种教条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教训还少吗?

多从实际出发,根据我们国情,闯出一条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的路子,这样你不仅名利双收,你也积了阴德。否则,你即便赚了金满玉满,也是昧着良心赚着黑心钱,你心安否?
这么多年蓬勃兴起的心理工作坊,咨询师从中学到了什么?除了获得一张结业证,和几张合影,只学会了嘴尖皮厚,摇身一变就成了“导师”。

心理咨询不是你的家庭小儿科。你知道导师的含义吗?
“导师”不是自我封赏,而是别人对你的尊称。

导师不是盲师,是人生的导航人和引路人。你自己的人生路走了多久?年过半百了吗?你经历过颠沛流离、崎岖坎坷的人生吗?如果连自己都没有经历或实践过,你怎么去指导那些正在颠沛流离的来访者走出困境?你觉得自己能配得上“导师”这个称谓吗?
即便你出身北大清华,又怎么样?王明不是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吗?他把从革命实践中走来的毛泽东排挤出军队,自己指挥打仗,结果红军被他丧失殆尽。

王明仅靠书生意气,竟然想当革命的导师,同样的剧情还在我们中间上演。
我国现阶段一方面有大量需要心理服务或干预的人群,一方面有大量心理师拿不到案例。

就拿笔者所在的上饶市来说,现有各类心理咨询师约800多名,但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不到两成,这并非心理咨询师没有用武之地,相反,心理健康服务产业大有用武之地。因为民众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正在猛增。只是他们大多数对这个朝阳产业望而却步,生怕上当受骗。显然,我们的信任出现了危机。

咨询师的资格能力技术与从业的人品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真正能解决来访者问题的咨询师凤毛麟角。坑蒙拐骗的技术,不仅在商场纵横捭阖纵,在心理学这个被视为高端的人性领域也有过之无不及之,导致心理产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培养咨询师,但收效却甚微。这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个多人追逐功利的时代,创新思维,和循序渐进的传统手法代之于短平快的西方成功学技术,而且备受推崇。各种心理教练技术或套路的工作坊也层出不穷。而文化浅薄因此成了当代咨询师普遍印记。
有人说,我是心理学科班,怎么没有文化?也有人说,我是中德高级班的毕业生,怎么没有文化?更有人说:我是心理学大师,怎么没有文化?

你是学了多年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但你不一定有文化。


知识和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心理学技术不等于有心理学文化。
文化是什么?正如企业家曹德旺所言:文化是生活的沉淀,是一个人的经验积累、通情达理、道德修养等综合知识的水平。

你看一下马云,他只读了个专业,而且他还考了两年才考取,你说马云没有文化?
中国近代为什么缺乏文化自信?中国为什么很多产业搞不上去?就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缺乏文化。 
文化不能像知识那样随手写出来,用数据展现出来。文化,就像道,它说不清讲不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曹德旺说:“文化的高低决定看问题的眼光高低。”此话不虚。
你学到的一技之长或者一门专业知识,只能运用在某个专业领域,而对社会人生,企业管理,家庭教育,心灵导师等诸多领域,生活沉淀比专业技术更靠谱。
当然文化素养需要一定专业技术的支撑,但两者的主次关系不能颠倒。
当代年轻人,尤其有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大都很自负。认为自己学到了世界级的心理技术,因此热情饱满,信心十足,以为可以纵横天下。却不知,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只是入门。更长的路,还在后面,那就是实践之路。比如,医科大学生,不等于就是好医生。要当好一名医生,更看重实践经验。
没有文化,即使知识再多,只能抱着书本,背着教条,如同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你也蹦跶不了多高。
心理咨询是打开人心结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成,也不是几句话就能参悟。

有人说,西方心理学技术那么成熟,不是可以用到心理咨询吗?

要知道,中西方的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心理咨询的方法注定不同。西方大餐不一定合乎中国人的胃口。

心理咨询的重要一环就是疏导。心理疏导的关键是共鸣,而不是共情;心理咨询的核心,不是让来访者遇到知己,而是知音!

有网友说,心理咨询不需要疏导,只需恰当的音乐。音乐的好处是,永远不会给你灌输大道理,只是陪伴,把光与爱,悲悯与宁静,放松与美带给我们,让灵性智慧得以复苏,照亮漫漫人生路!

笔者觉得,对那些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来访者,就必须晓之以理,而不光动之以情。

也有网友说:心理咨询,只需内观即可。

牛不吃草,怎么会反刍?人不学习知识怎能思考和分享?一个人能通情达理的关键是学习,而不是固步自封。

因此,无论内省、觉察、内观或正念,都应以先学习基础知识和生活为前提,而不是跳过学习,妄想通过苦思冥想参悟人间正道,这无异水中捞月。何况,脱离现实的穷思竭虑,容易导致形神分离,甚至精神分裂。

心理异常有两种情形:一是常态性,一种是病态性。

前者只是在现实中受伤,或者不堪承受现实压力而导致心理痛苦。比如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苦闷。这可以用音乐疗伤,或者采用人本,动之以情。

后者也是在现实中受了伤,或者不堪承受现实压力而导致了心理痛苦,但后者往往掺入了个人的主观成见,也就是对现实的主观偏见,从而导致认知和人格扭曲。这个除了动之以情,更应晓之以理。

现实中,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大部分都是后者——病态性的心理。

近水观鱼性,进山听鸟音。要想搞好心理疏导,要想真正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必须具备两点:

一是理解来访者。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前因后果,从而帮助来访者明因识果,使之豁然开悟。

二是帮助来访者建立正确的三观。

打铁还需自身硬。咨询师,必须是一面好镜子,可以照出来访者的问题,使其相形见绌。

如果自己的人格都做不到,谈何感化别人?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生活实践,没有老师的指导,不用镜子去反观,仅凭主观臆断就能看清问题的真相?

镜子是什么?就是异见者,就是你生活中遇见的参照物。它对你的问题洞若观火,客观真实,而你死也看不到。

身处高楼林立的市井,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哪怕360度全方位扫描,也只能看到一道道耸立而起的砖墙和世俗景象。只要有了高度,才有角度,才能放眼四周,看到各种不同的风景。

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进步才能登高望远,才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世上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脸上的污垢,除非借面镜子照照。老师就是镜子,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上的心理学只能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经验和智慧,和心理咨询还有很长的距离。

心理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编后记:从心理学专家袁老师上面写的这篇关于心理咨询师素养重要品质的文章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深入学习并不断实践,作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还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适应我们本土化心理咨询的需要,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实践经验,这就像树的生长,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把根深深扎在大地里!总之,我们心理咨询师要成长为优秀传统的心理服务者,就要对我们的职业有崇敬热爱之心,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深入实践、知行合一、超越自我、砥砺前行!(孙东刚)

作者简介

袁运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上饶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1988年研究心理学,2008年创立逆向心理学——秋水理论(又叫黄河理论)。

2006年以来,以笔名“恨若秋水”发表,并且发表上千篇有关强迫心理的研究和实践文章,接受过上万人次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

2015年出版个人专著40万字的《口吃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9年出版专著40万字的《情绪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2020年,经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专家委员会评估认证,袁运录创立的秋水理论具有非常高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价值,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实用价值,被评为优秀入库项目。

责任编辑:孙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