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疫情下焦虑的思考

2020-07-17 18:56:00来源:中国心理人才网

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文|袁运录

今年这次疫情期间,由于对疫情恐惧和居家抗疫等因素影响,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焦虑问题,只是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事实上,疫情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实力和智慧。

我们发现,被新冠病毒夺取生命的不仅只是老年人,也有许多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并且奇怪的是,许多年老体弱的人能很快病愈出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关于这个原因,许多网友也都异口同声回答是心态!对!心态,逆境中的心态。就像大河行舟,突然遭遇一段激流险滩,如果存在轻敌麻痹思想,遭遇险情沉不住气,故而被打的落花流水,甚至命丧黄泉,这样人大有人在,尤其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相对来说,老年患者有足够的人生经验,见过大风大浪,知道稳定情绪,沉住气,小心行驶,虽然险象环生,却最后化险为夷。


对当前疫情非常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客观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因而学会管理不良情绪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许多人都知道要接受现实。但怎样面对现实,如何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味地逼着自己接纳,如同火中取栗,非智者所为。尽管大家知道,只有接纳才是最终的选择,但没有见到黄河,谁又能死心呢?

何况那些陷入重度焦虑者其实都是一些很聪明很敏感的人群,都是不达目的绝不认输的人。

不接受现实,我们还有别的出路吗?难道继续与当下抗争,或者逃离现实环境?

无论是抗争还是逃避,都是对焦虑的排斥,反而导致更大的焦虑。 “顺其自然,接受当下,为所当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当焦虑的情绪涌上心头时,当巨大的恐惧把思维牢牢牵住时,几人能轻易摆脱?

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只能屈服当下,任由焦虑践踏。

然而圣人做到了,因为圣人有博大的胸怀。母亲为何能宽容孩子的“肆意妄为”?因为母亲有爱。

正见源于学习,智慧源于实践。明白这点,就必须学会从多角度认识焦虑的对象。

当我们对焦虑源获得了完整的认知,就会胸有成竹,就不再觉得它们神神秘秘,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心理或生理现象,哪怕是行为出现异常,那也是焦虑的正常反应。

母猪下崽前,不是会四处寻找稻草拖进窝里吗?这种疯狂举动不正是为了降低自己焦虑吗?

连动物都知道要保护自己的宝宝不被冻死,故而找来稻草给宝宝睡,何况智慧的人类。

有焦虑不是坏事,而是生命体自我防御的应激机制在作出反应。这是好事。

只是我们在某种机缘下看到它们的恐怖面容,才导致我们对其不满而排斥——反焦虑,从此和焦虑情绪结下了不解之缘,越排除越焦虑,陷入了对焦虑的焦虑。

以前的焦虑是因为对客观存在的焦虑,属于简单的或者单纯的焦虑情绪。而现在的焦虑是对主观刺激(焦虑本身)的焦虑,是复杂性的焦虑。

人们都想一劳永逸,企图把开始的简单的焦虑一下搞死,结果反而作茧自缚,被焦虑搞得面目全非。这是因为我们低估了焦虑的力量,或者说是我们的无知导致自己节节败退、惨不忍睹。

我们以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把焦虑消灭。结果呢?焦虑心理反而愈挫愈勇,而我们却越斗越死。我们不服气,还以为自己毅力不够坚强,下手不够狠,方法不够先进,于是我们拼命在网上寻找方法,购买大师课程,结果呢?我们学到的几乎都是愚蠢的蛮干,都是针对焦虑症状的治标方法。

没有几个人去想焦虑的背后是什么?它的敌人究竟是什么?是潜伏在记忆深处的负情绪吗?


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是,但我不认为是。因为焦虑后续的元凶是我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焦虑情绪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是一种反习惯,对付焦虑不能采用对付客观存在的方法,不能用狠劲,也不能采用通常的思路。

因为焦虑是记忆,越是耿耿于怀,越是念念不忘,过后越是回味、总结、讨论、自责,越会加深记忆,让焦虑情绪更加频繁光临。

“等我把焦虑解决了,我会加倍工作,好好生活!” 应该彻底断了“等我变好了,我就可以……”这样的句式了。

告诉自己,目前就只能这样了,不用再等了,也不能再等了,也不要再找理由了,不要坐等时机转化,只有带着焦虑,全身心地投入现实生活,一切焦虑自会淡化。

放过焦虑情绪的流动,不再阻止焦虑的发作。即便如此,放下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宽紧结合,张弛有度。就如大禹治水一样,既要顺其自流,又不让其任性泛滥而变成灾难。

只有对问题的前因后果,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死心塌地的放下,而不是不明不白地被迫接受一堆大道理。

当你看清了焦虑的真相后,你不想放下也难啊。你的焦虑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会得到淡化。

面对焦虑,当我们真正放下后,我们就是放过了自己,就是与生命对话,与自己讲和,认识现状,接纳自己,然后再采用适合自己转移注意力和放松的方法,就可以轻易的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

作者简介:

袁运录,口吃矫治专家,认知心理学专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出版两本40万字的心理学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心理学》),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等媒体发表2000多篇口吃和心理学文章。

正在参加主编《心理健康科普手册》和撰写《睡眠心理学》一书。

(责任编辑:孙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