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

坚决打赢疫情灾后心理保卫战

2020-04-15 17:33:00来源:搜狐网

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写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疫情灾后心理重建学术大会召开之前  王

 

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4号文件指出: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不同人群心理状况也随之变化。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不仅能维护公众心理健康,而且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所以,我们要坚决打赢疫情灾后心理保卫战。工作措施如下:

image.png


首先,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由心理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城乡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患者家属及治愈归家患者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对待患者及家属,避免歧视,通过组织动员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志愿者等力量,为城乡社区有心理问题的治愈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慰籍、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服务。

第二,做好病亡者家属关心关爱及心理疏导。各地民政、卫生健康、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加强对病亡者家属的关心、关爱,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服务,引导其宣泄哀伤情绪,帮助其顺利度过哀伤期,恢复正常生活。病亡者所在单位、社区等应当建立关爱帮扶小组,为有需求的病亡者家属提供关爱帮扶和心理支持。

第三,强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心理支持。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动员和引导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生活救助和关爱帮扶。要把日常生活服务和保障与心理服务相结合,了解工作对象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或协助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帮助。

第四,做好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心理服务。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地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及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对去过一线的医务人员加强关心关爱,在轮休期间由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组织开展放松训练等活动。要充分发挥当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网络平台、心理热线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心理服务。

image.png


第五,
加强公安民警等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疏导。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工会等部门要做好公安民警(辅警)、司法行政干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下沉干部心理辅导服务,利用本系统资源或社会资源,对去过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对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为因疫情防控殉职的民警(辅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的家属加强心理疏导。

第六,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管理服务。各地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加强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解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心理管理服务。

第七,积极开展广大群众心理疏导。各地宣传、广电部门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国家政策解读,及时疏导广大群众因长期隔离带来的负面情绪,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心理服务资源,加强对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

第八,切实保障疫情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实施。各地要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部署,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对心理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对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通过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对有关机构心理服务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

image.png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非常广泛,疫情灾后很多人都需要心理重建。为适应社会需要,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6月上旬将在成都召开疫情灾后心理重建学术大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教育部,登记机关为国家民政部。本次大会将设心理指导服务、圆梦指导服务、人生指导服务、健康指导服务、易学心理指导服务等分会论坛,欢迎相关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参会。会务组电话:13981824988;联系人:王老师